产品故事

畅行无阻

汽车电动化是未来交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作为电动车的动力来源,动力电池的性能表现将影响电动交通的发展。从扩展电池容量,到提升电池性能,赢创为电动车电池系统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汽车电动化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焦点。根据全球咨询机构德勤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或达3000万辆规模,这意味着2030年前售出的新车中,有三分之一将是电动车。截止目前,已有17个国家宣布将推动100%零排放汽车的销售目标,或到2050年逐步淘汰内燃发动机。电动汽车势将成为未来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动车市场的迅速发展对动力电池提出更高要求:只有能量密度更高、使用更安全、生命周期更长、成本更优的电池组件才能真正推动汽车行业进入电气时代。而这,离不开来自材料技术的创新力。

优化电池能量储存

电动汽车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力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能够令电动车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目前,新能源车用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受正负极材料的影响很大,正负极材料的选择和突破正是大幅增加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所在。

赢创对此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以纳米硅粉作为新型负极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碳浓度梯度的无定形硅基/碳基结构,纳米硅粉可为锂离子电池提供高能量密度,并实现卓越的稳定性。纯硅负极的理论能量密度可达到石墨材料的10倍,高达4200mAh/g。

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热稳定性、结构稳定性等对电池性能、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十分重要,尤其是在高温、高电位的应用场景下。合适的包覆与掺杂材料有助于提高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稳定性。赢创AEROXIDE®气相法金属氧化物可用于正极材料表面包覆,稳定正极活性材料晶体颗粒,避免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出现裂纹,从而提高容量保持率,延长电池寿命。

此外,赢创还拥有强大而多样化的的化学技术平台,可为锂离子电池电极和隔膜制造提供润湿剂、分散剂、消泡剂和增塑剂等系列产品。这些过程助剂能使锂电池生产过程更加简单高效,降低总体成本,并有助于电化学性能的提高。

提升电池热管理效率

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也是影响电动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实际使用中,动力电池常面临包括高压、高温和防火管理在内的诸多挑战。动力电池结构看似没有那么复杂,然而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它必须满足电气绝缘、轻量化的结构设计、安全的冷却系统以及阻燃防水等诸多严苛的性能要求。

在高功率充电循环期间,或在行驶(蓄电池放电),甚至在停车时,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温度都可能超过限定极值。传统的空气冷却方式,冷却效率低,难以满足电池大倍率放电等要求。液冷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成为越来越多主机厂的首选。由赢创VESTAMID® 尼龙12(PA12)制成的冷却管具备优秀的耐化学性、耐水解性以及耐低温冲击性,能够有效实现电动车的热管理,将汽车电池温度保持在合适水平。此外,这一材料制成的冷却管还具有轻质、柔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实现部件的减重,减小管路体积,从而节省电池包内空间, 间接增加电芯数量,确保续航里程。

在整个使用寿命期间,电动汽车的塑料部件均应具备较高的防火等级。除防火性能外,绝缘材料还须具有优异的介电强度性能,高压电池中的电力母线尤为如此。因此,此类电力母线最好使用尼龙12进行绝缘。赢创VESTAMID® 尼龙12可满足所有UL防火等级,且具备高介电强度。

此外,赢创还提供用于电池组装的有机硅原材料和填料处理助剂,有助于提升导热性和阻燃性。用于聚氨酯电池垫片材料的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则可帮助建立高性能的机械发泡配方体系,确保聚氨酯泡沫垫片的长期稳定性能和在各位温度和工作缓解下的安全使用。

助力未来电池回收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锂离子电池将达到其使用寿命并需要被回收再利用,无论是从贵重稀有金属(如锂,钴)的重复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锂离子电池回收都具有战略意义。

在锂离子电池回收的各类回收技术中,有一种广泛采用的回收工艺叫做“湿法冶金回收”工艺。在这个工艺中双氧水(H2O2)会与其他酸类(如硫酸,盐酸或者硝酸等)并用,作为金属还原剂,用于锂、钴、镍、锰等金属离子的浸出回收。相比其他的同类金属还原剂,双氧水仅分解为水和氧气,因此是非常环保的还原剂。此外,双氧水还可用于电池回收中的废水处理,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从而降低废水的COD值。

赢创在过氧化氢领域拥有超过100年的丰富经验,针对锂离子电池回收的不同工艺,可提供不同规格的过氧化氢产品以及各类应用技术支持服务,积极推进电池材料的回收利用。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