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互联网造车背后,汽车产业走向已变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在中国汽车市场悄然缓慢步入低谷的同时,中国本土企业却纷纷高调宣布进军互联网和新能源汽车。

虽然贾跃亭的造车梦想已虚无缥缈,但不妨碍其它新车企业也蜂拥而至,阿里巴巴、腾讯、蔚来、威马等多家企业都纷纷将大笔资金投入到这一行业。就在不久前,蔚来募资18亿美元赴美敲钟上市,也成就了国内电动汽车行业在美国的第一股和国内汽车在美国的最大规模IPO。

但同时,国内汽车厂商却普遍陷入增速放缓、后劲乏力的困境。

历尽几十年的中国汽车工业合资化和自主化历程,如今也依然处于不温不火的现实困境,只有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数字依旧强劲。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总销量77.7万辆,同比增长53%。

汽车发展的未来之路和方向所在,已经不言而喻。

轻型材料使用步伐加速

沉疴难返。

对车身结构和材料质量的误认识,或许是中国汽车工业需要面临的最大意识难题。

在全球汽车工业早已步入“无人化”驾驶技术的新兴时代,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还停留于通过钢板厚度来判断汽车质量的原始意识时代。而在领先的汽车厂商那里,对汽车轻量化的研发和创新,早已走入量产阶段。

“轻量化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因为轻量化是优化设计,合理选材、先进的成形技术等各种专业优势的集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马鸣图教授说。

就在不久前,知名汽车厂商福特宣布,通过多年研发储备,福特将投放多项“轻量化”技术到汽车生产制造之中。而丰田、大众等知名厂商,则在更早的时间就曾经宣布,全面实现汽车研发和制造的轻量化、模块化转型。

更为重要的车身主要部件,目前各大厂商普遍采用碳纤维材料来达到轻量化的需求。作为一款耳熟能详的高新科技材料,碳纤维具有非同一般的强度。这种同时具备碳材料抗拉强度和纤维柔软可加工性的材料,恰恰满足了汽车厂商对于车身材料的苛刻要求。

除此之外,国外汽车轻量化技术的主要措施,已经发展到了结构设计和分析,并且已经融合到了汽车设计的前期。比如,德国赢创工业集团所研发的一种名为“ROHACELL®”的碳纤维夹层结构芯材,已经实现了碳纤维材料在结构成型上的进一步突破。这种全新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夹层结构,被称为“碳纤维三明治”结构,却提高了碳纤维材料10%的断裂延伸率和抗冲击强度,通过了航空公司极为苛刻的飞机技术考核,已经成功在波音787和空中客车350机型得到应用。下一步,此类新兴材料和技术,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生产当中。

除了碳纤维材料之外,铝、镁、高强度钢、复合材料、塑料、MuCell材料、生物材料以及硼钢等多种轻型材料,都在汽车制造中获得应用。同为赢创的PLEXIGLAS®宝克力®材料产品,仅车窗部位,就能实现减重近50%。

环保,未来必然趋势

作为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环保和科技,始终是整个汽车工业的唯一发展方向。

汽车的环保化,包括了新能源、新技术和新材料等全方位的绿色、高效、低能耗追求。目前围绕汽车新能源的技术方向,国际先进新能源汽车厂商,都投以数十亿美元的巨额资金,用于高效电池的研发。

但更重要的,是追求全面环保目标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汽车部件如何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安全轻量,都是全面发展的重点科技领域。中国作为全球第一汽车市场和能源消耗大国,实现节能减排效率的提升,具有无比重大的环保意义。

比如,自2010年以来,中国就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轮胎产能投资最大基地,世界十大轮胎公司都相继宣布在中国新建、扩建轮胎项目。但根据“2013年中国轮胎产业报告”的数据,中国在轮胎重要原材料白炭黑等产业,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居多,只能用来制造中低端轮胎产品。

目前,中国绿色高端轮胎生产所需的高分散白炭黑等产品,大多来自于像德国赢创等世界知名化工企业,并已实现了本土化生产。此外,他们还加快了应用于绿色轮胎的更为先进、环保的二氧化硅-硅烷综合解决方案的推广步伐。只有整体材料进步带来的可观的能耗节约,才能获得全面的环保效果。

中国有6亿人及1/4的国土面积,正在遭受着无所不在的雾霾天气,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又迫使环保问题再次升温。汽车企业将全面针对选材等技术革新,才将获得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及赢得更多的消费市场。

“未来汽车的概念,无论是制造材料还是设计体系,很可能都会发生根本性地变革和进步。再过10年,我们所看到的汽车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它的制造工艺和体系会完全改变。” 智能产业专家陈根对记者表示。

汽车就是国家制造

在中国政府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等关键环节,在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在专业汽车研发人员看来,未来中国汽车的产业方向,就是“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方向。汽车工业的轻量化和新能源方向,代表了中国整体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的体现,不是简简单单架构一个安卓用户平台,就可以说实现了汽车未来科技化。

要实现汽车的轻量化发展,起码要实现这样几大方面的全面进步:汽车车型的持续优化,如何在保证乘坐空间的前提下,提升整车结构强度,同时降低耗材用量;先进的汽车机构设计,如何提升汽车局部的应力和强度;高新材料的研发和进步,各种铝镁合金、复合陶瓷、高强度塑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等等。

而这些材料的背后,却是一整个国家的材料科技和科研生产力的体现,从材料科技的研发、到计算机设计、再到工业制造,每一个细节都是全套工业体系的支撑。

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工艺研究所所长康明博士指出,汽车产业,名副其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研水平的整体反映。

汽车是多种材料的复合体,我们追求的是把正确的材料用在正确的地方。我国车用先进材料的应用比例和水平,相对国外先进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要本着基础研究、先行开发和商品开发的模式,开展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实现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康明说。